红外气体探测器通过检测特定气体对红外光的特征吸收实现浓度监测,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安防等领域。当出现数据异常或报警失效时,需按以下流程系统化排查:
一、初步检查与基础验证
供电系统确认
检查电源适配器输出电压是否匹配设备标称值(±5%以内),使用万用表测量接线端子电压稳定性。
观察指示灯状态:正常供电时应显示绿色常亮,闪烁或熄灭提示电源故障。
注意:严禁带电插拔通信线缆,防止主板烧毁。
信号传输测试
短接模拟量输出端口(4-20mA回路),用多用电表验证电流信号是否正常跃变。
通过RS485接口连接电脑,运行诊断软件查看设备ID、固件版本等信息是否完整。
二、核心组件分项排查
光源与传感器模块
光学通路清洁:拆开防护罩,用干燥氮气吹扫红外窗口表面的粉尘/油污,禁用有机溶剂擦拭镀膜镜片。
光源强度检测:遮挡接收端探头,观察发射端LED亮度是否衰减>30%,老化光源需整体更换模组。
光谱校准验证:通入已知浓度标准气(如CH₄ 500ppm),对比显示屏示值与实际值偏差是否超过±5%FS。
信号处理单元
检查前置放大器增益设置,高温环境下可能出现零漂,需重新进行冷启动校准。
测量AD转换模块参考电压(典型值2.5V),波动超过±0.1V会导致数字信号失真。
提示:频繁重启往往由电磁干扰引起,可在信号线外加磁环抑制高频噪声。
三、环境适应性核查
工况影响评估
温差(>15℃/h)会导致光学平台热变形,建议加装隔热护套维持恒温。
高湿度环境易引发电气接插件腐蚀,每月用IP67防水测试仪检查密封性能。
防爆认证设备严禁私自改装,维修前必须办理动火许可。
四、标准化校准流程
两点校准法
零点校准:通入高纯氮气(99.99%),待示值稳定后执行清零操作。
量程校准:注入与被测气体同源的标准气(误差<2%),调节跨度螺丝至满量程80%。
交叉验证:交替通入零气和标准气3次,观察重复性误差应<±1%FS。
通过以上步骤可解决90%以上的现场故障。若仍无法恢复,需记录故障代码并联系原厂技术支持,切勿擅自拆解隔爆外壳。日常维护中建议建立设备档案,记录每次校准数据及配件更换时间,有助于故障趋势分析。